数字赋能“法律明白人”

2023-07-27 18:21:45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资料图片)

近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在浙江宁波举行。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是全国“八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四个专项任务之一,2021年,六部门联合印发《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规范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供基层法治人才保障。  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司法局推出“法律明白人”数字管理实践平台“鄞法e站”,数字化统筹“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经过1年多的迭代升级,平台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实现了对“法律明白人”选、育、用、励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获评浙江省2022年度“十大普法影响力事件”。  据宁波市鄞州区司法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陆泳介绍,平台项目已经通过浙江省数字改革办立项,未来将搭载浙江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进一步升级功能服务并向全省推广,助力打通全面依法治国的“最后一公里”。线上线下共谱法治新篇章在风景秀丽的松石岭古道旁,鄞州区横溪镇周夹村“法律明白人”线下实践站就设在这里的游客服务中心,向村民和游客敞开法治服务的大门。走进位于服务中心二楼的实践站办公室,墙角立着一台数字法治一体机,鄞州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徐莹莹在上面登录“鄞法e站”小程序,向记者介绍各个不同模块的功能用途。  “鄞法e站”不断迭代升级,从最初的单一扫码学习功能逐步发展为涵盖诸多应用场景的微信小程序,将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的准入、考核、退出等工作全部纳入线上平台。“‘法律明白人’资格考试搬到了线上,省时省力不少。”徐莹莹说,“法律明白人”考核通过后,平台将自动生成电子证书,方便在线获取。  注册成为“法律明白人”后,登录平台申领线上法治培训与线下实践即可获得积分,并在“鄞法e站”“积分风云榜”公开展示排名,这些积分情况将用于“法律明白人”年度考核。为了进一步提高“法律明白人”的学习积极性,平台开张“法治超市”,通过积分可以定期换取生活用品、书籍、景点门票等小礼品。  “我们还计划将积分与村镇评先评优挂钩,完善对‘法律明白人’的激励机制。”徐莹莹说。她所在的鄞州区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负责“鄞法e站”场景应用信息发布审核和日常巡视,“鄞法e站”发布的文件、数据、文字及图像等信息全部统一存档管理。此外,平台驾驶舱实时反映“法律明白人”的最新动态,“法律明白人”总人数、年龄结构、线上学习时长、线下实践次数等基础信息一目了然。  在周夹村线下实践站,“法律明白人”的照片名单和制度介绍一一罗列在办公室墙上,与之相对应的,是墙面另一侧的“法智纵横”服务团队。“这是来自横溪镇公共法律服务站的法治人才,囊括了镇村法律顾问、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等。”横溪司法所所长邬雨欣说,为了提高“法律明白人”的服务专业度,横溪镇各村开展“法智纵横”团队成员和“法律明白人”的“一对一”结对行动。  当“法律明白人”遇到法律难题,可以在“鄞法e站”上发起提问,值班法律顾问收到平台发送的短信提醒后,通过短信链接进入线上问答页面,为“法律明白人”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  浙江铭生律师事务所律师蒋佳盛是横溪镇公共法律服务站的值班律师,也是周夹村“法律明白人”线下实践站的结对专家,他对“鄞法e站”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有了“鄞法e站”,遇到问题不必一次次上门,大部分时间通过线上联系就可以解决。  除了线上服务,法律顾问还会定期驻点线下实践站,与“法律明白人”共同提供法治服务。在周夹村,“法律明白人”与法律顾问每季度都会举行会议,根据平时走访村民收集的情况,围绕如何完善村法治建设展开探讨,形成意见汇总后,提交村“两委”或镇司法所等相关部门。2022年,蒋佳盛与周夹村“法律明白人”联合审查村规民约,最终调整了部分内容,以贴合村务实际和最新的法律法规。此外,线下实践站也作为公民法治素养监测点,日常面向周夹村村民开展打卡有奖问答活动,帮助村民学习掌握法律知识。法律智库助力描绘基层治理新面貌对于在基层任职的“法律明白人”而言,“鄞法e站”更像个法律智库,实时推送法治新闻和基层治理案例,“法律明白人”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筛选,为基层治理的日常工作寻找指引。湾底村村民委员会就从中获得了村务治理的灵感。  湾底村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近年来,村里老年人数量不断攀升,目前老年村民约占全村人口的40%。为了让村里老年人出行更方便,村委会决定牵头为每栋楼加装电梯。然而,这一方案在征求意见阶段遭到了不少低层业主的反对,他们担心加装电梯会影响室内采光和房价,因此拒绝在方案协议上签字。  为难之际,湾底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法律明白人”忻宏斌在“鄞法e站”上发现了不少相关案例,包括法院判决案例和其他小区的经验做法。他把这些内容推送到村委会微信群,以此为参考,与村法律顾问共同讨论商定预案,由村委会挨家挨户上门解答村民的疑虑。  “我们解答得好,村民签协议自然爽快。”忻宏斌说,在“鄞法e站”的案例经验和法律顾问的专业支持下,他们结合村规民约对村民进行劝说,回应村民的担忧疑虑时也有了底气。  此外,村委会在借鉴其他小区“财政补助+业主分摊”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村里财政实际,引入村集体补贴,不同楼层业主按比例支付电梯加装费和电费,后期保养维修费用也由物业维修基金提供保障。不久,首批两部试点电梯正式投入使用,引得附近村民心动不已。最终,湾底村获得超九成村民的支持,一次性加装电梯67部,一度创下宁波市一次性加装电梯数量之最。  无独有偶,鄞州区东柳街道幸福苑社治理也通过“鄞法e站”获得启发。原来,社区内有一条小有名气的商业街,尽管只有四五百米,但道路两旁商铺林立,很是热闹。在街道尽头,则是鄞州第二实验小学幸福苑校区。上下学时间,接送学生和前来购物的车辆常常导致道路拥堵,引发居民不满,导致这条街的管理成了难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幸福苑社区书记、“法律明白人”竺彭明和“法律明白人”王贤良通过“鄞法e站”搜索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例,咨询相关部门和专家后,提出由小区业委会召集“法律明白人”、商户和居民共同制定商铺公约,约定商铺门口禁止停车,并在街道中间设立隔离护栏,由物业和社区志愿者共同进行维护。  如今,这条商业街上车辆进出井然有序,看上去干净整洁了不少,居委会还计划在这条街上设立线下实践站,以便开展更多线下法治活动。  忻宏斌说,平时工作中碰到问题,都可以参考“鄞法e站”上的案例,“空闲时候我也会登录浏览法治资讯,增加法律知识。”平台上的法治案例和资讯涉及面广泛,开展普法活动、调解村民间的矛盾、宣传安全生产等场景都能用得上。  “贯通‘浙里办’后,‘鄞法e站’将开放群众端。”徐莹莹介绍,届时,普通民众也可以登录该程序,线上咨询“法律明白人”和法律顾问、浏览法治资讯和课程、报名实践与培训。  目前,“鄞法e站”已上线人工智能,实现24小时智能交互,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法律查询、疑难解答服务。同时,各地线下实践站陆续接入视频会议,线上邀请相关部门面向“法律明白人”和群众开展普法宣讲。  “‘鄞法e站’聚焦民主法治村建设,以乡村‘法律明白人’为支点,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同时也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开辟出一条新路径。”陆泳说。
标签:

MORE >特约记者

15037178970

MORE >婚姻法

Copyright 2004-2022 fawuwang.com.cn 版权所有   邮箱:435 227 67@qq.com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6 有害信息举报